OpenID 这东西很好,不过,要大规模的被接受并被应用,必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:作为openid的url的每次所属者的全球唯一性。
具体来说,是这样:我用www.klogs.org作为openid的url,现在它属于我;但是,有一天,我放弃了这个域名,它被另外一个人注册了。按照openid的使用方式,这个人能够证明www.klogs.org属于它,自然就能够用它来登录我以前登录使用的各种服务。
怎么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呢?
1、如果是openid服务商来说,它可以控制每个被使用的url,一旦被申请,就不再被第二个人使用。不过要每个服务商都这么做,似乎比较困难。特别是这种方法对独立的顶级域名的Url无效。
2、在这方面,i-names的方式倒是值得参考。每个inames,除了人可读的名字之外,比如=zheng, 它的背后对应的还有一个全球唯一的数字ID,这个ID只被使用一次。对于inames的验证,实质上是通过数字ID完成。这样,即便明年我不对=zheng续费,有另外的人注册了这个名字,因为它对应的数字ID和我所拥有的已经不同,所以无法通过它登录我曾经使用的服务。
openid的url是否也可能采用这种机制呢?在每次生成一个有效的openid的时候,提供一个全球唯一的id来作为背后的验证,比如表面上是www.klogs.org,实际上背后用的是一个数字ID来辅助?
不知道在openid2.0的规范中,是否有解决此问题?回头仔细去查查…
Search
Blogger templates
暂时没有公告
Popular Posts
-
可能是成长环境对我们的底层思维影响太大了,我和上海的舍友说到一些高中的事情的时候,他们觉得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,但是于我们而言对这些有悖上海治安和制度的现象已经习以为常的。但是确实他们思维上更开放更上进更全面,某种角度上我性格和人生确实被小富即安的思想影响着干扰着,更容易屈服于现...
-
基因其实可以理解为漫长的演化史留下来的痕迹,某种意义上就是"文化"。基因是否被表达也和环境有关,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有优劣或者无优劣都是错的。说文化无优劣不对,是因为确实存在是否与环境相适应的问题;说文化有优劣不对,是因为"适合"仅仅是一时一...
-
拉罗什富科的《谏言集》(1665)中有一则谏言是:"每个习惯都是坏习惯。"而马赛尔·普鲁斯特的《女囚》(1923)中也有一条格言:"习惯的力量与其愚蠢程度成正比。"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生活中,总会用同样的方法思考以及做同样的事:...
-
面对图形分析师所研究的价量行为,我始终感觉惊讶。你是否会仅仅因为某家公司的市场价格在本周或前一周剧扬.便决定购买该企业呢?在目前电脑化的时代,人们之所以会大量研究价格与成交量的行为,理由是这两项变数拥有了无数的资料。研究未必是因为其具任何功用;而只是因为资料既然存在,学术界人士便...
-
Yahoo懂得利用Blog/Blogger了[ 1 ],在宣布了Yahoo 360之后,今天她邀请了好些“有影响力”的人测试他们的服务,于是,这个神秘而让人期待的服务终于通过Blogger的描述显露了它的真面目[参看: 1 、 2 ]。 说实话,看着 这张截图 ,总觉得有那地方不...
-
我承认民企基本上「唯利是图」,国企也不都是「为富不仁」,因此很多国内的人批评国企总是遮遮掩掩,只说国企效率低下。这么说没有用的,你说国企效率低,他反过来就说民企剥削、逃税、原罪;你说他腐败内耗,他大大方方承认说这是集体的人情味,不像你掉进了资本主义的钱眼。 很明显,国企问题不是效...
-
中文Blog发展的早期,两岸的Blogger们鲜少触及统独问题,更少有在此之上的交锋。现在,随着反分裂法的通过和326对岸活动的临近,中文Blog中此类内容的帖子数量逐渐增多,也有少数的你来我往出现。这是个好的开端,正如Isaac早前提议的那样,Blog/Blogger应该可以在...
-
美国的保守主义运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。作为一个"联盟",美国保守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五大流派:传统主义者、自由至上论者(也译为自由意志主义者)、国家安全派、新保守主义者、宗教右派等。 它们的关注点各有侧重,为方便厘清,把保守主义网站分为四类:保守主义刊物、保守...
-
我从不讳言我对自由主义的绝望,但是我却甚至比以往更坚定。因为自由主义真的从来没有给你画饼,它说的都是不好听的老实话。自由主义很难谈得上信仰,它是一串不相信的集合。自由主义信仰的强度取决于你有多么厌恶强权。越是在今天,越有必要重申自由主义的原教旨。